欧博娱乐城

您当前所在位置:欧博娱乐城 > 动态 > 欧博娱乐城动态

广州市救助管理站着力提升“四度”奋力书写救助为民新答卷

来源:市救助管理站 发布时间:2025-06-26 17:20:49 阅读次数:-

  广州市救助管理站(以下简称“市救助站”)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以救助温度、救助广度、救助速度、救助深度的“广州四度”为标尺,以受助人员满意度、幸福感作为评价标准,迎变求变,建立更加适应个性化需求的专业服务模式,不断推动救助管理服务向高质量发展。   

  注重人文关怀,提升救助温度

  总结提炼“羊城救困 暖心助行”救助文化精神,倡导温情服务,在业务流程中传递温暖与希望,让受助人员在站内感受到“家的温馨”,提升救助温度。提升窗口服务水平。在咨询接待窗口设置“党员先锋岗”,开展“职业道德之星”评比,加强业务培训,对仪容仪表、设备摆放、服务意识、工作纪律、业务规范等进行强化督导,提升服务水平和业务素质。升级站内照料服务。设有寻亲联络、心理辅导、法律援助、康复治疗、强身健体等20个功能室,由法律顾问、社会工作师、心理咨询师、全科医师等专业人士组成的服务团队,为受助人员提供“一站式”励志立信、学艺增智、强身健体、陶冶身心等救助服务。在春节、中秋、国庆等节日开展多样活动,丰富受助人员站内生活。打造寻亲服务品牌。“老魏工作室”团队成员联动多方社会力量形成寻亲合力,针对重难点特殊个案,开展“望闻问切”,进行积极讨论、深入剖析、逐个突破,用真心、耐心和受助人员反复沟通,2025年以来已帮助27名受助人员成功寻亲。

  切实织密网络延伸救助广度

  立足新时代救助管理工作的功能定位,探索救助管理政策与其他政策的有效衔接,积极拓展外展服务,构建全方位救助服务网络,切实提升救助服务效能。加强政策宣传。引导媒体、公众关心关注流浪乞讨人员,通过政策宣讲、案例分享、一对一咨询等形式,向市民普及救助知识,提升对救助政策的知晓度,引导成为救助工作的积极参与者。凝聚多方合力。打造“救在身边”品牌,积极会同公安、城管、街道等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流浪救助服务联动机制,健全优化主动发现、联合巡查、转介服务机制,充分发挥社区救助服务点作用,实现负责区域救助服务全覆盖。延伸服务触角。在市内高铁站、火车站等交通枢纽设置咨询服务点,在重点街道设置“羊城暖湾”社区服务驿站,一站式为临时遇困群众提供咨询指引、饮食保障、转介求助等服务,结合“寒冬送温暖”“夏季送清凉”等专项活动,关口前移、多点布局,不断完善救助服务覆盖网络。

  凸显科技赋能,跑出救助速度

  立足救助业务全流程,突出科技、网络运用,着力提升工作人员科技素养和能力,推动救助管理工作向智能化、科技化方向发展,提质增效。科技助力精准巡查。依托广州市流浪乞讨人员街面分布电子地图,实时查看人员聚集点位,提高巡查效率。将街面重点流浪乞讨人员信息记录在册,整理成救助档案,并在地图上标注他们经常出现的位置,形成重点区域,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,做到及时发现、快速响应、精准施救。加大智慧寻亲力度。“老魏工作室”团队借助人脸、指纹识别技术及DNA比对系统,提高寻亲效率。利用大数据,将寻亲信息精准分析推送给可能知晓线索的人群,提高获取寻亲线索的概率。探索利用 AI 辅助方言识别技术,分析受助人员发音特征,辅助判断其家乡所在区域,提高寻亲成功率。优化咨询接待服务。在建立救助信息系统、安全智能巡更系统等数智基础上,筑牢安全防线。推进实施数智创新计划,探索在热线接听、跟踪回访中引入办事智能引导、AI问政,大力推进传统服务手段升级,一体推进质量提升、品牌塑造。

  坚持授人以渔,拓展救助深度

  坚持“授人以鱼”的同时“授人以渔”,拓展服务深度,因人施策开展针对性帮扶,积极帮助受助人员回归社会、自立自强。开展社会化教育。打造7个就业技能培训室、开发30门新业态就业技能培训课程,常态化为服务对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求职技巧课程。2025年以来,已举办34场职业技能培训,累计惠及315人次。精准开展个案帮扶。对有就业需求、具备基本就业能力的受助人员进行就业需求评估,协同人社部门和人才市场建立就业需求数据库,结合受助人员的能力和需求匹配合适的就业岗位、提供相关的求职指引,2025年以来为31名受助人员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,其中9人成功就业。不断壮大帮扶联盟。加强与市、区人社部门及有关就业中心、招聘平台等机构的联系,与25家爱心企业建立就业帮扶联盟,建立相关就业培训共享机制,协调爱心企业、技工学校、社区资源等开展职业技能公益培训,帮助受助人员早日成功就业、摆脱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