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19日至9月20日,市民政局通过市民政局网站对《广州市殡葬设施专项规划(2022-2035年)》(公开征求意见稿)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,期间通过公众网、电子邮件、信件、电话等方式共收到11条反馈意见,根据征集到的意见,市民政局认真研究,确定采纳11条、部分采纳0条、不采纳0条反馈意见(见附件)。
专此说明。
欧博娱乐城
2025年9月22日
附件:
序号 | 个人/单位
| 反馈意见
| 采纳情况
| 理由
| 备注(反馈人联系方式)
|
1 | k**a | 点赞生态安葬推广计划~~规划提出18%骨灰采用生态葬(树葬、海葬等),符合绿色发展趋势。广州作为一线城市,推广环保殡葬既能节约土地,又能引导移风易俗。建议加大宣传和奖励力度,让更多市民了解生态葬的环保意义。 | 采纳 | 符合规划编制的内容,在规划中予以体现。 | 186****9433 |
2 | 森* | 支持完善公益殡葬设施布局。作为普通市民,我支持规划中优先建设172个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的举措。广州老龄化加剧,公益设施能减轻百姓丧葬负担,尤其对低收入群体是实实在在的保障。希望加快落实镇级骨灰楼全覆盖,让城乡居民都能"逝有所安"。 | 采纳 | 属于对规划给予的肯定,在规划中予以强化和推进落实。 | 180****1456 |
3 | 林小姐 | 支持殡葬新风气!规划里提倡的居家追思、无烟祭扫这些新方式,既保护环境又有人情味。最好能和社区、学校一起搞生命教育,从根上改变大家"大办丧事"的老观念,既省钱又省心。 | 采纳 | 属于对规划给予的肯定,符合规划编制的导向、目标。 | 189****6426 |
4 | Z**H | 规划鼓励居家追思、无烟祭扫等新风尚,既环保又体现人文关怀。建议联合社区、学校开展生命教育活动,从源头改变"厚葬"观念,减轻群众经济和心理负担。 | 采纳 | 属于对规划给予的肯定,符合规划编制的导向、目标,规划中对所建议内容将再予以丰富。 | 155****8977 |
5 | 吴女士 | 肯定分级统筹管理思路 规划按"主城区-过渡区-外围区"差异化配置资源,并明确市、区两级分工管理,能有效解决设施"旱涝不均"问题。呼吁各区尽快制定实施细则,确保偏远村镇同样享有优质服务。 | 采纳 | 属于对规划给予的肯定,符合规划编制的导向、目标,规划中对建议内容将再予以完善。 | 198****2796 |
6 | 杨*龙 | 为海葬、器官捐献者新建人文生命纪念公园,是对奉献者的崇高致敬。这类设施能弘扬城市大爱精神,也能满足家属追思需求。建议设计上融入岭南文化元素,打造有温度的纪念空间。 | 采纳 | 属于对规划给予的肯定,符合规划编制的导向、目标,规划中对相关建议内容将再予强化。 | 134****8126 |
7 | 谢* | 认可20年长效规划机制将需求预测延长至2040年的做法很前瞻!殡葬设施涉及土地、文化等长期因素,提前谋划能避免未来"用地荒"。建议定期评估人口变化,动态调整规划,确保设施始终够用、好用。 | 采纳 | 属于对规划给予的肯定,符合规划编制的导向、目标,规划中对建议内容将再予以完善。 | 159****8237 |
8 | 李*宇 | 新建殡仪馆还是很有必要的,可以有效缓解中心城区的压力。当前天河殡仪馆超负荷运行,中六区居民办丧事很不方便。规划新增2个殡仪馆是及时雨!希望优先考虑白云、黄埔等人口密集区选址,缩短服务半径,减少群众奔波之苦。 | 采纳 | 属于对规划给予的肯定,符合规划编制的导向、目标,规划中对建议内容将再予以完善。 | 158****2791 |
9 | 倪*志 | 生老病死,和谐社会,妥善规划,支持。 | 采纳 | 属于对规划给予的肯定。 | 133****9725 |
10 | 简女士 | 面对人口老龄化日益加深的情况,未来殡葬设施需求肯定会增加,规划中提出近期及远期殡葬设施规划布局,可为未来需求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。以下提出本人几点建议: 1.希望规划可以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,较准确预判未来殡葬设施的需求,使得规划与未来需求相匹配。 2.协调好中心城区之间设施需求与分配。 3.不同人群对殡葬形式追求不同,希望设施类型可以多样化设置。 4.希望规划实施可以多考虑公益性设施,充分实现“逝有所安”。 | 采纳 | 既是属于对规划给予的肯定,符合规划编制的导向、目标,也是对规划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,将在规划中对所建议内容将再予以丰富。 | f_y_****[email protected] |
11 | 刘先生 | 该设施规划更好完善了广州市未来殡葬设施布局,使得未来亡者逝有所安,希望可以加快推动相关设施项目的落实,做好殡葬设施的环境美化等。 | 采纳 | 属于对规划给予的肯定,在规划中予以强化和推进落实。 | 277997****@qq.com |